一湖碧水扑面来 ——湖南汉寿县酉港镇人大监督太白湖生态环境整治纪实
2023-05-09 17:50:2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周萌 | 作者:田明时 李亚 | 点击量:7110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 田明时 李亚)

初夏时节、阳光明媚,柳绿花红,笔者漫步在洞庭湖滨,沅澧水交汇的汉寿县酉港镇太白湖路上,近观湖面蒲苇摇曳,菱茨铺翠,鱼翔浅底;成群结队的各种鸟类引翅拍水行进,像朵朵白絮随风漂流;远眺微波粼粼,天水一色,极目天际,一无障碍物,令人心灵旷怡,神思悠远……好一派湖平水清、秀丽迷人风光。

一直居住在太白湖边的75岁的花护村五组村民张家发见证了眼前生态环境起伏变化,感慨万千:“变了!变了!如今的太白湖真的大变样了,酉港镇人大监督有力,过去的黑臭污水湖变成了水清湖畅,岸绿景美,空气清新,成了俺农民百姓茶余饭后遛弯的好地方”。

醉心于此,也许你不知道,今天的太白湖水清,正是来自于去年下半年那场堪称“酷烈”的太白湖综合整治攻坚战。

曾几何时,历史与现实的纠葛、发展与生存的矛盾、物欲与理想的冲突相互交织着、纠缠着、抗争着,使本该清纯简单的太白湖在面目疮痍、不堪重负中痛苦呻吟。太白湖于2016年因水质劣V类被省环保督察交办,为全市12个纳入监测断面的大型湖泊(水库)之一。近年来,特别去年下半年来,酉港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调查视察,掌握群众意见,及时向政府提出,政府按人大意见,围绕“退养、截污、疏浚、清淤、增绿、活水”要求,在太白湖流域打响了截污、垃圾治理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大型养殖退出、清淤清废、禁航禁捕和生态修复等七大攻坚战,持续加大太白湖环境治理力度。通过抓整治,太白湖水质有了根本好转,2022年总磷平均比2017年下降了40%,全年水质维持在III-IV类之间。

人大呼吁,高位推动!唤起美丽回归

太白湖地处洞庭西滨汉寿酉港镇太白湖腹地,是太白湖的湖中之湖。1957年围垸建成调蓄湖,现有面积8700亩,分成8格池子,涉及双洲、庙嘴、花护、鼎山、沙包等5个村(社区),及沙包、八百亩2个镇属渔场。2016年因群众举报投诉,污染严重,被省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点名批评,选民群众怨声载道。

水质从III类滑坡到劣V类,太白湖水污染问题凸显,人大经过调查,人大代表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:一是水位浅、淤泥过源。2000年以前,太白湖的主要功能为酉港镇双洲等5个村5万多亩面积进行调蓄。随着排灌条件的不断改善,现已失去调蓄功能。近20年以来,太白湖大规模种植莲藕、莲藕、荷叶等长年累月沉积湖底,加上周边汇水区沙土在雨季流入太白湖,湖内淤泥逐年加深。淤泥中在炎热天气下,有机质、氮、磷大置释放,导致水质污染。二是水不活,流动性差。太白湖常年仅通过庙嘴、花护2处渡槽从西酉河引水,宽度仅2米,且多处塌陷淤塞,水流量过大,没有实现,河湖连通,水体流动性差。三是水不净,面源污染。太白湖汇水区集雨面积59.3平方公里,周边精养鱼池多,投肥养殖尾水流入太白湖;周边农田化肥、农药常年施用,造成农田经流面源污染;加之4个村1个社区近3000户农户的生活污染流入太白湖,造成湖内水体总磷、总氮超标,削弱了湖体自净能力。人大主席团成员认为保护大湖,刻不容缓,治理大湖,迫在眉睫。人大于是向政府写出了近三千字的建议书。

去年以来,该镇党委、政府按照人大建议坚持思想先行,用破釜沉舟的决心抓治理。为了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。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、工作动员会,认清了“治理是唯一出路,不治理就是没有退路”的形势,凝聚起“宁要清水不要收入,宁可断血也要治理”的共识,下定了集全镇之力投身治理攻坚战的决心。为了加强领导,推进再提速。成立了太白湖专攻治理工作指挥部,形成镇党委书记负总责、镇长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、全体干部人人尽责的工作机制,为有效推进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为了明确任务,压实责任。层层签订《太白湖水环境治理》责任状,实行时间倒排、任务倒逼、责任倒追,做到了千斤重担众人挑,个个头上有指标。

高位推动,全域同治,层层传导压力,让“七大攻坚战”任务落地落细、太白湖环境治理形势全面好转。

人大助力,群策群力!锲而不舍内外兼治

为了使整治工作确有实效,镇人大持续监督现场与视察和调查,及时提出整改建议。镇政府按照人大意见,组织全镇村组干部齐心协作,各部门共同联动发力,用群策群力的智慧抓治理,下活了内外结合,全面整治一盘棋。

为了广泛宣传造声势。该镇人大代表全面加大生态环保宣传,开展代表进整治现场活动,走进太白湖6次,人大代表依靠校园组织开展“小手牵大手,爱护太白湖”活动,镇政府编印发放水环境保护宣传册3000余份,让保护太白湖成为酉港人的行动自觉。为了多方联动聚合力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布置,酉港镇积极争取工作主动权,主动对接机关职能部门,坚持挂图作战,台帐管理,实行一天一通报,一周一调度,一月一督办,形成了你追我赶、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。为了集思广益觅良方。多次聘请省环科院专家把脉问诊,广泛征求周边居民、种养大户、党员干部及退休技术人员的建议,累计召开专家论证会、专题调度会、分析研判会、村民座谈会等相关会议30余次,进一步找准问题,科学制定方案,增强治理针对性,确保了专项治理有效有序。

酉港镇立足科学治理总要求,精准推进各项治理措施 ,确保太白湖综合整治纵深推进。目前,第一阶段的治理已基本完成,第二阶段的工程项目正全面实施。一是彻底清淤。对太白湖进水口重点部位湖底清淤30%以上,建设三个人工湿地,确保太白湖平均水深达到1.2米以上,进一步增强太白湖调蓄能力与净化能力。二是全面活水。通过扩宽进水槽,疏通出水口,增加了水流量,促进了湖内水体循环,实现了河湖连通,激活了一汪湖水。三是环湖截污。对太白湖周边3500户进行改水改厕,建立微型净化循环系统;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推广使用生物农药,实施农田氮磷流失“生态拦截”工程,减少农业面源污染。四是生态修复。杜绝投肥投饵,倡导生态养殖。加强管控,在入湖路口加装视频5个,设置巡查点6个,进行24小时全程监控;严格执法,沿湖设立8块公告警示牌,强力打击投肥投饵行为。进一步实施水生态修复,真正让太白湖休养生息,重现“渺渺平湖似不流”的风采。

人大跟踪,政府发力!完善大湖长效保护机制

“实施好生态修复与大湖增容,重新构建一个科学稳定的生态群,对太白湖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,也是一个不容有失的关键过程”。酉港镇人大主席说。人大代表建议为加快水生态植被修复,太白湖要实行全面禁养、退养、禁投,太白湖水生植被恢复和农业污染整改、疏浚活水等措施在同步进行。去年底,镇政府根据人大建议,全镇实施太白湖良好湖的保护项目20多个,已完成项目14个,共投入资金达1.1亿多元。今年还将大力开展后续完善工作。做到久久为功,完善大湖长效保护机制。

为保证太白湖长期水清生态良好,酉港镇层层压实责任。去年来,太白湖湖长办正式挂牌成立,全镇湖长制工作全面启动。去年底,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。全镇共明确镇、村、组三级湖长61人,竖立湖长公示牌33块,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,部门监管责任,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公众责任,实现全镇河湖渠责任全覆盖。

去年底,该镇千方百计进行太白湖全程清淤,为从洞庭沅水外河引水进太白湖,深入展开论证,多次开会研讨。于去年11月,镇筹集专门资金6000多万元,完成了引水闸主体工程和长达5000米水渠建设,正陆续开始从洞庭湖沅水河补水。目前,共补水2300多立方。同时,实施沟渠清淤增蓄,入湖11条沟渠道均已完成清淤增蓄工程。

自太白湖禁航禁捕工作开展以来,镇派出所每天抽调民警对大湖湖面及周边进行日常巡逻,共巡查105次,联合巡查15次,抓获非法捕捞人员7人次,办理非法捕捞案件2起,刑拘3人,行政处罚3人,劝离垂钓人员185人次。通过巡查,有效地控制了大湖捕捞行为,使大湖水环境治理得到了一定的效果。

伴随着水生植物的恢复,以水草为栖息地的虾蟹、蚌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在太白湖恢复出现,包括原已消失的背角无齿蚌、背瘤丽蚌等;鳑鲏、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种解增加,出现甲鱼等优质鱼类;湖区大量的侯鸟回归,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,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完善。水生植物种植前后,全湖大部分区域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。

酉港镇政府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,充满信心自豪地说:“感谢人大监督支持”、政府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,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守护太白湖的生态环境,已经成为我镇自下而上的共识与行动。

下一步,镇人大将持续监督、政府继续举全镇之力,将进一步搞好大湖治理,水草种植和生态修复、污水治理和入湖口管控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畜禽养殖污染减排、流域疏浚污水等工作,未来的太白湖及酉港镇一定会更美好!

一审:周芝华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
责编:周萌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